在我们生活中,会有很多老年人患有脱肛的情况,脱肛困扰着很多患者,那么大家知道脱肛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老年人,肛门脱垂也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对于物理原因,如果这个问题发生,对他们的影响更大。事实上,老年人直肠前突的治疗,除药物治疗外,重要的是锻炼。
锻炼贵在坚持
药物治疗虽然能暂时解决脱肛的问题,但对于肛肠部位松弛的肌肉,仍不能使之恢复正常的功能,坚持体育锻炼才是改善这一现象的关键。
收腹
防治脱肛的关键是加强腹肌与盆底肌的收缩锻炼,如反复收腹,一分钟做30次,这样能够增加强骨盆肌肉收缩功能。
提肛
吸气收缩肛门,呼气放松肛门,每日3~2次,每次做20~30次。这种反复锻炼,能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
改善脱肛的小方法
直肠脱垂的治疗方法很多,那么在方法的不同,找到一个最好的,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的方法,效果因人而异。所以我们不必在上面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里告诉你一个治疗脱肛的方法。
直肠和直肠黏膜脱出于肛门外即为脱肛,又称直肠脱垂。脱肛轻度者仅在大便时感觉肛门坠胀,且有物脱出,但便后能自行回复。重度者开始大便时直肠即脱出,必须用手托起直肠,助其回复。
脱肛除了与大肠有关外,还与肺、胃、脾、肾等脏腑有关。肺与大肠相表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开窍于二阴,主一身之元气,以上脏腑有病变都可能影响大肠,发生脱肛。脱肛病机不外虚实两端。
若久痢、久泻,久咳以及妇女生育过多,体质虚弱,劳伤耗气,中气不足,以致气虚下陷,固摄失司,而致脱肛;小儿先天不足,气血未旺,或年老体衰,或滥用苦寒攻伐药物,亦能导致真元不足,关门不固,而致脱肛。实者多因便秘、痔疮等病,湿热郁于直肠,局部肿胀,里急后重,排便过度努责,约束受损,而致脱肛。
脱肛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升提固脱。取穴以督脉、足太阳经穴为主。主穴可取百会、长强、大肠俞、承山,其中百会是治疗脱肛的常用要穴。若中气下陷者,可加脾俞、气海、足三里;湿热下注者,加阴陵泉、飞扬。操作:百会用补法或灸法,每日晨起及每晚临睡前,用艾条灸百会穴各一次,每次3~5分钟。其余主穴用平补平泻法。当然如果在老年人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手术治疗也是很理想的治疗方法。
脱肛是在长期的病理改变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无论是中药保健治疗还是锻炼都要长期坚持,身体机能才能逐渐得到改善。此外,平时还要注意尽量避免久坐久蹲、负重远行;养成每天按时大便的习惯,缩短大便时间;保持肛门干净;积极治疗慢性腹泻、便秘、慢性咳嗽和肛门部位的慢性疾病等,防止腹压过度增高。
只有做到日常的锻炼,脱肛这个问题才会远离老年朋友而去。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做到一些必要的锻炼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这样不但预防了脱肛,还可以增强我们的免疫力,让其他疾病也是远离我们。
辛学知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院肛肠科主任、医院院长
山东省民革省直医卫支部主任,“山东省中医药能力提升工程第四批重点专科肛肠科学术带头人”,山东省第三批中医药师承指导老师,医院访问学者,中华预防医学会肛肠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肛肠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肛肠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盆底疾病协会常务理事,世中联盆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TST专家组委员、肛肠创面治疗专家组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终身委员,山东省肛肠名医、山东省肛肠专业杰出专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病,微创治疗内外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等肛肠常见疾病;在肛肠科的疑难病症上也具我省的领先水平,在全国率先采用骶神经电刺激治疗顽固性便秘及盆底功能性疾病;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对溃疡性结直肠炎,克隆氏病、肠易激综合症、肠道息肉、肿瘤等疑难杂病有独到的见解和治疗体会。
门诊时间:每周一全天,周四下午(门诊楼2楼5号诊室)
其余时间可至病房(医院2楼肛肠1科)就诊
济南市经十路号医院(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