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4月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而就在今天
#癌症早期几乎无症状#
冲到了热搜第二
点进热搜里
到处都是网友们心惊胆战的评论
生怕下一个被癌症找上的就是自己!
据世卫组织数据显示
年癌症确诊病例达万
死于癌症的人数达万
全球1/5的人在其一生中都会罹患癌症
但正如热搜说的那样
癌症早期几乎没有症状
医院的时候
很可能已经是中晚期
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防范于未然?
快跟着小编一起看下去
学会防癌、筛查“组合拳”
自救起来!!
为什么说癌症早期几乎没有症状?
一是癌症本身的隐藏性较高。大多数癌症的潜伏期较长,无论是从癌基因突变还是从持续感染致癌病毒,到最终形成癌症,都很漫长。在此过程中,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不易察觉,一旦出现了可感知的临床症状,往往发生了转移,已是癌症晚期。
二是患者过于疏忽。部分癌症早期会有不特异的症状,如乏力、咳嗽、轻微胸痛或腹痛等,但很多患者常常疏于诊治,或者对体检的异常指标并没有进一步明确病因,延误了治疗时机。
当然,如果大家再细心一些的话
也能从日常的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
↓↓↓
注意!发现这些信号,千万别忽视!
身体浅表部位出现异常肿块
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身体出现哽咽感、疼痛等异常感觉
皮肤或黏膜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
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或带血
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听力异常、流鼻血、头痛
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出现以上症状,医院诊治,癌症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专家建议:
注重体检,及早进行癌症筛查
以下人群,要注意体检,随时注意自身的健康情况:
年龄因素
一般认为40~65岁的人都应该定期进行防癌体检。
性别因素
男性应注重像肺、肝、食管、胃、结直肠、鼻咽、胰腺、肾、膀胱、喉、胆囊、甲状腺等的检查,女性除做以上项目的检查外,还应定期进行乳腺、宫颈、子宫、卵巢等妇科检查。
遗传因素
有血缘关系的三代家族成员中有一种或几种癌症患者的成员,应尽早定期做防癌体检。
心理因素
如果人的情绪或心理长期压抑,则会抑制人体的免疫机能,从而影响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消灭功能。
生活方式
经常不运动、烟酒不节制、睡眠不充足、生活不规律等均为与癌症发生有关的生活方式。
地域和职业环境
某种癌症高发区人群应特别注意做有关检查,工作、生活环境受致癌物污染严重的人员等应列为防癌普查的对象。
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自身身体健康状况,不少人都会在体检的时候加入肿瘤标志物的检查,肿瘤标志物是肿瘤体检中的常见指标,不过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也要辩证看待:
如果某一个单性的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可以进行后续的观察,并不是说肿瘤标志物一高,就意味着癌症要找上门了;
如果某一个肿瘤标志物异常增高,高出正常值几倍,那就一定要及时就医找到原因;
如果有多个肿瘤标志物同时升高,这时候也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肿瘤标志物是泛癌症筛查,不是某个具体的癌症筛查,真正筛查时要结合具体癌症选择敏感性强的筛查手段。
几种高发癌症的特定早筛方法
01肺癌
CT检查(低剂量CT扫描,对患者健康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孕妇、儿童应谨遵医嘱)
02肝癌
B超+抽血化验甲胎蛋白(高危人群、年龄40岁以上者建议每半年筛查一次)
03乳腺癌
乳腺B超(若初步筛查发现问题,建议再去做钼靶)
04结直肠癌
肠镜(即使没有明显不适或异常,也建议50岁以上者去做一次肠镜)
05胃癌
胃镜(高危人群应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06食管癌
内镜检查
07前列腺癌
彩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
08宫颈癌
TCT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
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吸烟、肥胖、缺少运动、不合理膳食习惯、酗酒、压力过大、心理紧张等都是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
癌症的发生是人全生命周期相关危险因素累积的过程。癌症防控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事情,要尽早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iyanga.com/xkyyw/7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