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父亲去世的时候,不到73周岁,病因是胃癌。以前不觉得跟吸烟有关系,他走的时候,已经戒烟10年了。随着做控烟工作越来越多,对吸烟的危害理解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吸烟的危害的长期性、隐秘性。明天是清明节,我想对亲人最好的报答,对父亲最深厚的感恩与怀念,就是让更多的人不再受烟草的毒害,让更多的父亲们可以健康的活到岁。
摘要:在流行病学调查当中,发现正常吸烟和不吸烟胃癌发生的几率是4-6倍之间,因此对于要想预防肺癌的患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尽量不要吸烟,同时要戒烟、限酒,酒精也是胃癌的诱发因素,长期大量的饮酒,容易造成胃黏膜的病变,也容易导致不典型增生,最终发展成胃癌的可能性。要想预防胃癌,就要从生活起居、饮食习惯以及不良的习俗进行预防,都有助于减少胃癌发病的几率。每年要定期的做胃肠镜检查,能够有效的早期发现胃癌,及早的进行手术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胃癌的治愈率。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胃癌在世界范围内居各种恶性肿瘤死因第二位;在我国,一直居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一位。年who估计全世界胃癌在恶性肿瘤的发病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肺癌。
近40年来,胃癌发病在世界范围内虽然呈下降趋势,但由于人口的老龄化,每年新病例的绝对数字却一直在增加。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该病的病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流行病学研究,但对其危险因素方面的报道不一。多数学者认为胃癌是一种多病因联合作用产生的肿瘤,其中饮食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同时,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体质(如血型、危险基因携带及既往病史等)、生活方式和习惯、精神因素、环境因素、家庭肿瘤史等都有报道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吸烟增加胃癌危险性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烟草烟雾中含有许多致癌物,包括n-亚硝基化合物和促进内源性n-亚硝基化合物形成的一氧化氮,在吸烟的胃癌病例中,与吸烟有关的dna加成物也明显高于非吸烟组,我国胃癌高发区的研究发现:吸烟与肠化生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转化为胃黏膜异型增生有关,这些证据可以部分解释吸烟致胃癌的生物学机制。还有文献报告:吸烟能影响胃黏膜微循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可使胃黏膜内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还可以降低幽门括约肌张力。
吸烟可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并延缓溃疡愈合。消化性溃疡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先导致其发生,而后继发胃癌或直接诱发胃癌。另外,吸烟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密切关系。吸烟对贲门癌的促癌作用作强,其相对危险性贲门癌1.86;幽门癌1.23。有些研究还发现:(1)吸烟与饮酒对胃癌的发生有很强的交互作用,提示:对同时有吸烟、饮酒暴露者,应强化预防胃癌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等措施,以降低烟、酒交互作用对胃癌发生的影响。(2)戒烟后胃癌的发病危险性虽迅速下降,但仍高于不吸烟者,提示:吸烟对胃癌既是诱因又可能是促癌因素。(3)进餐时吸烟,胃癌的发病危险性较大,可能与将烟草中有害物质随食物吞下,使之与胃黏膜接触有关。(4)香烟种类对胃癌的发生也有较大影响,吸自卷烟危险性高于其他类型,提示:自烟卷中可能含有更多的亚硝酸盐、芳香胺等致癌物质。(5)吸烟可引起或促进胆汁反流,容易导致胆汁反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或胃溃疡等,而这些疾病多为胃癌发生的前状态。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吸烟、饮酒、胃慢性疾病史、不良饮食习惯、喜吃重盐饮食、精神处于压抑状态,过量摄入动物肉类等为胃癌的危险因素,而新鲜蔬菜、豆制品则有保护作用。因此,预防胃癌应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做到不吸烟、不饮酒或少许饮酒,饮食时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使胃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对慢性胃疾患尤其是胃溃疡、慢性胃炎应及时治疗,定期检查。还应注意心理健康,保持乐观情绪,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在各种环境下的适应能力。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及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关
注
扫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iyanga.com/xkyyw/7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