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消化性溃疡 > 消化性溃疡药物 > 正文 > 正文

盐池滩羊兽医高手养成一群发性疾病的诊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11 17:18:02

第一、传染病的诊断:

凡是由病原体引起,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就目前畜牧业整体而言,传染病引起的损失是很大的。就兽医公共卫生而言,许多传染病可直接感染人,影响人的健康,甚至可致人死亡。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很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临床诊断

这是最基本的诊断方法。对于某些具有特征性临床症状的典型病例,经过仔细的临床检查,一般不难做出诊断。但对发病初期尚未出现有诊断意义的特征症状的病例和非典型病例(如无症状的隐性患者),依靠临床检查往往难于做出诊断。在很多情况下,临床诊断只能提出可疑疫病的大致范围,必须结合其他诊断方法才能做出诊断。

(二)流行病学诊断

1.本次流行的情况

最初发病的时间、地点,随后蔓延的情况。目前的疫情分布,疫区内各种畜禽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发病畜禽种类、数量、年龄、性别。查明其感染率、发病率和死亡率。

2.疫情来源的调查

本地过去是否发生过类似的疫病,发生的时间、地点、诊断情况,有无历史资料可查,何时采取过何种防治措施,效果如何。若本地未发生过,附近地区是否发生过。这次发病前,是否由其他地方引进畜禽、畜禽产品或饲料,引进地有无类似的疫病存在。

3.传播途径和方式的调查

本地有关畜禽的饲养管理方法,使役和放牧情况,动物的流动、收购以及防疫卫生情况。交通检疫、市场检疫和屠宰检疫的情况,死畜的处理情况。助长疫病传播蔓延的因素和控制的经验,疫区的地理、地形、河流、交通、气候、植被和野生动物、节肢动物等分布和活动情况,分析这些情况与疫病的发生、发展有无关系。

4.基本情况调查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基本情况,群众生产和生活基本情况和特点。畜牧兽医机构和工作的基本情况,当地领导、兽医、饲养员和群众对疫情的基本看法等。

(三)病理学诊断

因患各种传染病而死亡的畜禽尸体,多有一定的病理变化,可作为诊断的依据之一。病理剖检时应选择典型病例,并尽量多剖检几头(只)。剖检前应先观察尸体外表,注意其营养状况、皮毛、可视黏膜及天然孔的情况。再按剖检的程序做认真系统的观察,包括皮下组织、各淋巴结、胸腔和腹腔的各器官、头部和脑、脊髓的病理变化,进行详细的记录,找出其主要的特征性变化,并做出初步的分析和诊断。若病理剖检不能获得结论时,应按情况采取病料送相关实验室,进一步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病畜死亡或急宰后剖检时间越早越好,以免尸体发生腐败,有碍于观察和诊断。

(四)微生物学诊断

运用微生物学的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查是诊断传染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一般采取下列方法和步骤:

1.病料的采集采集的病料应力求新鲜,最好能在濒死时或死后数小时内采取,要求尽量减少杂菌污染,用具器皿尽可能严格消毒。应根据所怀疑的传染病来采取适宜的病料;若难以怀疑是何种疫病,就应比较全面地取材,同时要注意采取带有病变的材料。若怀疑炭疽,非必要时不准做尸体剖检,只割取一块耳朵即可。

2.病料涂片镜检通常用有显著病变的不同病料涂片、染色、镜检。此法对于一些具有特征态的病原体如炭疽杆菌、巴氏杆菌等可以迅速做出诊断。但对大多数传染病,只能提供进一步检查的依据或参考。

3.分离培养和鉴定用人工培养方法从病料中分离出病原体,细菌、真菌等可选择适当的人工培养基,病毒可选用禽胚、实验动物或组织培养等方法分离培养。分得病原体后,再根据形态学、培养特性、动物接种及免疫学试验等做出鉴定。

4.动物接种试验通常选择对该种传染病病原体最易感的动物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将病料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人工接种,然后根据对不同动物的致病力、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来帮助诊断。当动物死亡或经过一定时间杀死后,观察体内变化,并采取病料进行涂片检查和分

离鉴定。一般应用的实验动物有家兔、小鼠、豚鼠、鸡和鸽子等。

(五)免疫学诊断

1.血清学试验利用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反应进行诊断。可以用已知抗原来测定被检动物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也可用已知的抗体(免疫血清)来测定被检材料中的抗原。常用的有凝集试验(如平板凝集、试管凝集、红细胞凝集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等。

沉淀试验(如环状沉淀试验、琼胎扩散计试管凝果、红细胞凝發、补体结合试验、免疫酶技术实验。

2.变态反应动物患某些传染病(主要是慢性传染病)时,可对该病病原体此其产物(某种抗原物质)的再次进入产生强烈反应,这种反应称为传染性变态反应。能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病原体、病原体产物或抽提物)称为变态源,这种,如结核菌素、鼻疽菌素等、将其注人患病动物时,可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一般在点眼时表现化脓性结膜炎,皮内注射时出现局部炎性水肿;皮下注射时,除局部炎症反应外,还有体温上升等全身反应。这种方法常用来诊断结核病、布氏杆菌病、鼻疽等。

(六)分子诊断

主要方法包括:斑点杂交或Southem印迹杂交等方法,直接检测基因;PCR技术;基因芯片诊断;蛋白组学诊断。

(七)检疫

检疫就是应用各种诊断方法,对畜禽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及时发现疫病,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实施检疫的动物包括各种家畜、家禽、皮毛兽、实验动物、野生动物、蜜蜂、鱼苗、鱼种等;动物产品包括生皮张、生毛类、生肉、种蛋、鱼粉、兽骨、蹄角等;运载工具包括运输动物及其产品的车船、飞机、包装、铺垫材料、饲养工具和饲料等。根据动物及其产品的动态和运转形式,检疫可分为以下几种:

1.产地检疫是指畜禽生产地区的检疫。产地检疫可分两种:一种是乡镇内的集市检疫,在集市上对农民出售的畜禽及其产品进行检疫,一般由乡镇兽医或村防疫员承担,对进入集市的畜禽进行健康检查,并出具检疫证明,禁止病畜及危害人畜健康的肉食品上市,有病畜则进行隔离、消毒、治疗或扑杀处理,对未预防注射的畜禽进行预防接种;另一种是畜禽收购检疫,它是由收购部门与当地检疫部门配合进行的检疫,收购检疫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中转、运输和屠宰前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并可防止疫病传播到安全地区。

2.运输检疫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铁路检疫,是防止疫病通过铁路运输传播,负责对托运的畜禽及其产品进行检验,并查验产地(或市场)签发的检疫证,证明畜禽健康时才能托运;如发现病畜时,畜主根据铁路兽医意见对病畜禽和运载车辆进行处理。另一种是交通要道检疫,一般在畜禽运输频繁的车站、码头和交通要道上设立检疫站,负责过往运输畜禽的检疫工作,对在运输途中发生的传染病病畜及其尸体,要就地严格处理,对装运病畜的车辆、船只,要彻底清洗消毒。

3.国境口岸检疫在国境各重要口岸设立动物检疫机构,执行检疫任务。既不允许国外动物疫病传人,也不允许将国内疫情传到国外;保障我国农牧业的安全生产,维护国家主权和国际信誉。国境口岸检疫按性质不同又可分为下列几种:

(1)进出境检疫:这是对贸易性的动物及其产品在进出国境口岸时进行的常规检疫。

(2)旅客携带动物检疫:这是对进入国境的旅客、交通员工携带的或托运的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的现场检疫。

(3)国标邮包检疫:这是对邮寄入境的动物产品进行的检疫。

(4)过境检疫:对载有畜禽的列车等通过我国国境时,对畜禽及其产品进行的检疫。

第二节寄生虫病的诊断

在大多数情况下,寄生虫病的症状都不典型。绝大多数蠕虫病多呈慢性经过,病程较长;而发生原虫感染时,虽有部分在病初呈急性经过,但往往很快转为慢性或呈带虫现象而成为传染源。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虫体寄生的数量、虫体的大小、寄生部位、寄生虫在体内的移行过程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患寄生虫病的动物一般呈营养不良、贫血、衰弱、生长障碍及生产性能低下等非特异表现。因此,寄生虫病的诊断很难仅仅依靠临床症状而做出,必须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症状检查、病理剖检、病原体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才能做出。

(一)粪便检查

粪便检查在寄生虫病的诊断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不仅寄生于消化道或与消化道相通的器官(如肝、胰)的寄生虫的虫卵、幼虫、虫体、虫体断片、卵囊、包囊或滋养体阶段可以随宿主粪便排出外,那些寄生于呼吸道的蠕虫的虫卵或幼虫也可以随痰液咳出到口腔咽下至消化道后也随粪便排出,甚至一些在血液中寄生的蠕虫的虫卵也随血流到达肠壁引起溃疡并进入肠腔而随粪便排出。在进行粪便检查时,所采粪样应力求新鲜,最好从直肠直接采取。

1.虫卵、卵囊和包囊的检查有直接涂片法和浓集法(包括沉淀法、漂浮法、筛兜法、筛滤法、沉淀漂浮法等)两类。直接涂片法简便易行,但检出率低;沉淀法是利用虫卵密度大于水的原理除去部分粪渣,但浓集程度不甚理想;漂浮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利用密度大于水的溶液与粪混匀后静置,使虫卵集中于液面,以直径小于5mm的铁丝环蘸取或以载玻片或盖玻片接触液面粘取虫卵进行检查。最常用的漂浮液是饱和食盐溶液(相对密度约1.18).随所要检查的虫种不同,也可用饱和硫代硫酸钠(相对密度1.41)、饱和硫酸镁(相对密度1.29)溶液等。沉淀漂浮法、筛滤法、沉淀法和漂浮法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可提高检出率,但操作较繁。

2.幼虫检查有些线虫(如网尾科、原圆科线虫)的虫卵随粪便排出时已孵化为幼虫;有的(如类圆属线虫)随粪便排出时虽为虫卵,但在较高的气温下数小时即孵化为幼虫,故需进行线虫幼虫分离检查。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漏斗法、平皿法、粪便培养法和毛蚴孵化法等。前三种方法主要用于检查线虫,后一种方法用来检查血吸虫病。

3.蠕虫虫体检查绦虫的孕节常随粪便排出,消化道线虫感染严重时,粪中也有少量虫体排出。粪中大型虫体很易被发现,对小型虫体则可加多量的水混匀静置后去上层清水,反复操作至上层水清为止,以平皿取沉淀观察查找虫体。

(二)体表皮肤刮取物的检查

大型外寄生虫(如虱、蚤、蝇等)可直接在体表查找,而小型的特别是在表皮层寄生的(如螨)可采取皮表(用于痒螨)或皮肤刮取物(用于疥螨、背肛螨)进行镜检。方法有直接加温法、直接镜检法、温水分离法和氢氧化钠溶解法等。肛门周围刮取物的检查可用于诊断马尖尾线虫病。

(三)其他检查

1.血液检查:用于血液寄生线虫和原虫的诊断。方法有鲜血压滴标本检查(用于丝虫、锥虫等)、血涂片染色检查(用于各种血液原虫)及离心浓集法等。

2.动物接种:有些原虫直接从病畜体不易查找到,以病料接种实验动物,经实验动物增殖后就比较容易发现。本法常用于血液及组织内寄生虫的检查。

3.剖检找虫:用于死后诊断及驱虫试验等。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找出各种寄生虫并进行计数,也可以只找寄生于个别器官的寄生虫进行计数。剖检找虫时可按病理剖检的顺序进行各器官系统的检查。

(四)辅助性诊断技术

主要是各种免疫学诊断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如皮内变态反应法(ID)、琼脂扩散试验(AGF)、间接血凝试验(IH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iyanga.com/xkyyw/7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消化性溃疡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