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消化性溃疡 > 消化性溃疡治疗 > 正文 > 正文

饮食口味的偏甜偏咸也有中医讲究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21 12:22:17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比较好 http://m.39.net/pf/bdfyy/bdfjc/

饮食口味的偏甜偏咸也有中医讲究

要说饮食,必然谈到五味:酸、苦、甘、辛、咸。每个人的口味可以说都不相同,有人贪酸、有人嗜甜,有人无辣不欢......这种对口味的偏嗜,很多时候与遗传、地理位置、生活饮食习惯有关。

中医里的五味与五脏对应: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食之恰当,五味可以养五脏,五味过于偏嗜则会损害五脏。反过来,口味的突然改变也往往是脏腑发出的健康预警。

1、偏嗜酸味—注意肝脏

肝的本味是酸,适当吃酸味,对肝是有一定滋养作用的。山西、陕西的一带菜肴多酸,缘于当地气候干燥,人体津液易损,适当食酸可滋养阴液。但嗜酸过度,则容易导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而突然爱吃酸味,则可能是肝脏出现问题的一种反映。

酸性涩滞、收敛,酸味吃得过多,还会有碍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消化,引发一系列脾胃问题。现代研究表明,适当食用酸味食物,可促进消化功能、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调味的醋还具有抑制或杀灭细菌和病毒的作用。但过量食用酸味食物引起肠道痉挛、消化功能紊乱,甚至还会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症。

2、偏嗜苦味—心火旺盛

苦入心,具有清泄火热、燥湿、坚阴的作用。两广地区夏季暑湿较重,故有饮凉茶以祛暑湿清心火的习俗。偏嗜苦味,多为心火内盛的表现,常见的症状有: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口角生疮,舌尖红等。苦味食物虽然具有一定营养价值,但大多性质寒凉。长期偏嗜苦味不仅损伤心气,还会加重食欲差、腹部冷痛、拉肚子等脾胃虚寒症状。

3、偏嗜甘甜—脾胃不足

适当食用甘味,对脾胃有滋养作用。喜食甘味者脾胃多虚,明代医家万全提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观点,故儿童嗜甜;江浙地区临近海边,地势低洼,气候潮湿,易伤脾胃,故江浙一带的人多喜食甘淡;临床上,脾胃病患者也可见想吃甜食,健脾益气的药材也大多具有甘甜之味,如山药、黄芪、大枣等。但过食肥甘厚味容易化生痰湿,阻滞气机,影响脾胃运化。

现代研究表明,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可以让人感到兴奋,有助于缓解压力,能给人带来愉悦感和幸福感,但是摄入糖类过多与多种疾病风险升高相关,如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痛风、高血压、心脏疾病和脑卒中(中风)等。

4、偏嗜辛辣—肺气失宣

辛入肺,辛味可解表行气、调理气血,如四川一带多崇山峻岭、易染瘴气,当地人喜食辛辣,以疏理气血,散发瘴气。肺病嗜辛,突然喜食辛味往往也是生理上需要宣发肺气以缓解症状的一种自然选择。如葱。姜味辛,辛入肺,所以可以宣肺通鼻。调治肺气不利的鼻塞。流涕等病证。

但是长期偏嗜辛辣,则容易导致肺气宣发太过、气机耗散、耗伤精神,比较常见的症状有:腰疼、麻木、疲惫、头昏脑胀等。除此之外,“无辣不欢”还很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及肛肠疾病

5、偏嗜咸味—肾精不足

咸入肾,适量的咸味对肾有滋养作用。北方地区寒冷,菜品和人的口味往往偏咸,这与咸能补肾,化为阳气而御寒,增强人体抗寒能力不无关系。肾病患者对咸味等味道比较麻木,因此很容易口味过咸。中医认为,长期偏嗜咸味会损伤肾精,同时进一步影响到其他脏腑,还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慢性肾病。平时有意识地减少盐的摄入,清淡饮食,以防味蕾迟钝,形成越吃越咸的恶性循环。

编辑:蜀研办公室

宣传:蜀研宣传部

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iyanga.com/xkyzl/4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消化性溃疡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