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由于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为消化性溃疡。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DU)较胃溃疡(GU)为多见。
发生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是胃、十二指肠局部黏膜损害因素和黏膜保护因素之间失去平衡所致。其中包括:
1.幽门螺杆菌感染(Hp):为消化性溃疡的一个重要发病原因,消除Hp可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
2.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3.饮食失调。粗糙和刺激性食物或饮料可引起黏膜的物理性和化学性损伤;不定时的饮食习惯会破坏胃酸分泌规律;饮料与烈酒除直接损伤黏膜外,还能促进胃酸分泌,咖啡也能刺激胃酸分泌。
4.持久和过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
5.吸烟。
6.遗传因素:研究发现,0型血型者比其他血型容易患DU。
总之,胃酸胃蛋白酶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决定性作用。
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以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痛为特点,DU表现为空腹痛即餐后2-4小时或午夜痛,进食或服用抗酸剂后可缓解;GU的疼痛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但经1-2小时后可缓解,至下餐进食后再出现疼痛。秋冬和冬春之交是本病的好发季节,容易复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目的在于消除病因、缓解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防治并发症。消化性溃疡患者最主要的护理措施如下:
一是告知患者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和病情加重的相关因素。
二是观察和详细了解患者疼痛的规律及特点,并按其特点指导缓解疼痛的方法。
三是根据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并注意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教会患者药物的正确方法。
四是告知患者消化性溃疡常见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的迹象,叮嘱患者病程中一旦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就诊。
五是指导患者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创造宽松、和睦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六是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如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忌暴饮暴食,禁食辛辣、过酸的食物和油炸食品,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禁喝咖啡、红茶、酒类等饮料;戒烟、禁酒,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
总之,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护理主要是帮助患者提高自身对疾病的认知,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护考详情请咨询医护之家老师,没有老师的扫码添加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