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消化性溃疡 > 消化性溃疡药物 > 正文 > 正文

古方是这样治疗口腔溃疡的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0/7 11:48:53
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cgia.cn/news/chanye/1664369.html
《重辑严氏济生方·口齿门·口论治》中深刻阐述了口与五脏之间的紧密关系。口,作为足太阴经的体现,是脾之主宰,更是五味进入人体的门户。五味之精华藏于脾胃之中,经过运化生成津液,用以滋养五脏之气。这五脏之气,实则涵盖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方方面面。当五脏之气调节失当,稍有偏颇,便会导致相应的口部疾病显现。比如,当五脏之气偏胜时,各种口病便应运而生。这其中,既有升麻散、绿云散等方剂所针对的口腔炎症,也有碧雪、芎芷膏等所治疗的口腔溃疡。这些方剂,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医对口部疾病的深入理解和精妙治疗。病因病机方面,口病的发生与五脏之气的偏胜偏衰密切相关。如《济生方》所述,五味之中,咸味过重则易生寒,酸味过多则易导致停滞,涩味则易因干燥而生,淡味则多因虚弱所致,而苦味和甘味过重则易生热。口臭的产生,便是由于五脏之气郁积生热,冲发于口所致。而口疮的形成,则多与脾气凝滞、风热侵袭有关。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口部的健康状况,实则是五脏之气的外在表现。一个健康的人,其口中应和润适中,既不口渴也不燥热,更无异味。而一旦五脏之气失调,便会通过口部症状表现出来,提醒我们及时调整身体状态,保持健康。治则治法关于口病的治疗,古代医家严用和曾深刻指出:“医疗之法,各随其所因以治,无过与不及尔。”这句话充分彰显了中医治疗的精髓——因病施治,恰到好处。医者在临证之时,必须细致入微地诊察病情,深入考究病因,而后根据具体症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在口病的治疗过程中,医者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对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这往往是由于火热内盛、热毒蕴结所致。因此,治疗时以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为主,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作用的中药,如黄连、黄芩、连翘等,以缓解炎症,消除肿痛。而对于口中气秽的症状,这通常是由于湿浊内蕴、气机不畅所致。因此,治疗时以行气化湿为主,选用具有健脾化湿、行气除臭功效的中药,如佩兰、藿香、砂仁等,以调理气机,祛除口中异味。

总之,在治疗口病时,医者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因病施治,恰到好处。同时,还需注意药物的配伍与用量,避免过用或不及,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如此,方能充分体现中医治疗的智慧与魅力,为患者带来健康与福祉。

主治方药1.升麻散组成:升麻、赤芍药、人参(洗)、桔梗(去芦)、干葛、甘草(生用)。功效:凉膈清热解毒。主治:上膈壅毒,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者。用法:上咀,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2.绿云散组成:黄柏、螺青。功效: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主治:口疮,臭气秽烂,久而不瘥。用法:上为细末,临卧用于舌下,咽津不妨。3.碧雪组成:蒲黄、青黛、硼砂、焰硝、甘草等分。功效:清热解毒。主治:一切壅热,咽喉闭肿,不能咽物,口舌生疮,舌根紧强,言语不正,腮项肿痛。用法:上为细末,每用手指捻掺于喉中,津咽,或呷少冷水送下,频频用之。4.芎芷膏组成:香白芷、川芎等分。功效:行气化湿。主治:口气热臭。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丸如鸡头大。食后临卧,嚼化一丸。5.丁香丸组成:丁香、甘草(炙)、川芎、白芷(以上不见火)。功效:行气化湿。主治:口臭秽。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绵裹一丸,噙咽津。6.赴筵散组成:黄柏(蜜炙)、细辛(洗去土叶)等分。功效:清热解毒。主治:毒热上攻,口中生疮。用法:上为细末,每服少许,掺于舌上,有涎吐出,以愈为度。7.青金散组成:五倍子(去土垢)、青黛。功效:清热泻火敛疮。主治:心脾积热所致小儿白口疮,急恶,状似木耳者。用法:上为细末,好油调,鸦羽扫口向咽喉,流入咽喉中,疮烂,次日便下。兼治痔疮亦佳。8.粉红散组成:干胭脂、枯矾。功效:清热解毒。主治:邪热熏蒸于口所致小儿白口疮,咽喉恶声哑者。用法:上研匀,生蜜调如稀糊,扫口疮咽喉内,咽了药,来日大便,退了疮皮为验。#深度好文计划#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iyanga.com/xkyyw/109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消化性溃疡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