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溃疡的粘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不同于糜烂。
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
1、节律性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在一天中,早晨3点至早餐的一段时间,胃酸分泌最低,故在此时间内很少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两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尤其在睡前曾进餐者,可发生半夜疼痛。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
2、疼痛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能耐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
3、本病除中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食欲多保持正常,但偶可因食后疼痛发作而惧食,以致体重减轻。全身症状可有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或有缓脉、多汗等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消化性溃疡饮食指导
1、少食多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的负担。
2、采用易于消化的食品。选用肉纤维短、柔软的鱼、禽、肉类,如鱼、虾、鸡肉、嫩牛肉、瘦猪肉等。
3、饮食中所供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充足、均衡,能维持或促进机体健康,防止贫血或营养不良。
4、饮食内容以清淡、少油腻、少刺激性、易消化为主。刺激性食物如烈酒、辣椒、浓咖啡等不利于胃粘膜。
5、应多用新鲜的,不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
6、烹调方法:食物的制作要细、碎、软、烂。烹调方法中多采用蒸、煮、炖、烩、煨等,以保护胃粘膜。
欢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iyanga.com/xkyck/4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