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消化道出血是美国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住院原因。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出血,占这些住院患者的50%或更多。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的使用。通常出现在胃或十二指肠,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常见原因。食管中的糜烂(由胃食管反流病引起)及胃或十二指肠中的糜烂(这往往是由于NSAIDs)是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来源。糜烂局限于黏膜(消化道的最浅层),应该不会造成严重的出血,因为静脉和动脉通常不存在于黏膜。发生在胃食管连接处胃侧的MalloryWeiss撕裂、线性撕裂,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出血,通常在干呕或呕吐时发生。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不常见的原因包括肿瘤,血管扩张(包括胃窦血管扩张)、Dieuiafoy病,胆管或胰管出血和肠瘘。归因于静脉曲张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差别很大,根据患者特征从1.9%到30%。本文只考虑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为溃疡出血。
决策和证据初步评估初诊时,根据生命体征和患者因素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上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心动过速(心率>次/分)、低血压(收缩压血压低于mm/Hg)、年龄大于60岁以及主要共存疾病与再出血和死亡的风险增加相关。在确定极低风险患者时,可使用风险评估工具。
应监测血红蛋白水平;但是,不同于血压和心率,它们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的价值较低的初步指标。因为患者出血为全血,血红蛋白水平并不会立即下降,但需要时间来平衡,因为血管内容量由静脉血和组织液补充。
内镜检查前的初始检查当血红蛋白水平低于7g/dL时,建议红细胞输血。已存在心血管疾病前兆、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以及出现症状的患者,指南推荐在血红蛋白水平低于8g/mL时输血。这些指南是基于主要涉及无消化道出血的术后患者的随机试验。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低血压患者,在血红蛋白水平低于7g/gL时输血能合理防止血红蛋白下降至低于7g/mL。
一项纳入6项随机试验的荟萃分析表明,上消化道患者入院后不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并不能显着降低进一步出血、手术或死亡的风险。这种疗法与高危内镜结果(活动性出血、裸露血管,或附着血块)的降低和内镜治疗的需要有关。虽然它们都是基于相同的数据,由于内镜检查前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指南有实质性不同。有人推荐静脉注射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有一些则表明质子泵抑制剂可以考虑,还有人建议临床医生不要给予质子泵抑制剂。
红霉素(在内镜前30分钟静脉注射mg)增加胃动力,提高内镜下胃黏膜的可视化。一项纳入四项随机试验的荟萃分析表明,使用红霉素减少了输血和重复内镜治疗的必要。
内镜治疗大多数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的患者,适当复苏和输血后,应24小时内行内镜检查治疗。在一些观察性研究中,与24小时后内镜检查治疗相比,立即内镜检查治疗与手术的必要性、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有关。
大多数临床风险低的患者(血压、心率正常且没有主要的共存疾病)在常规的临床时间应尽快进行内镜检查。在2-6h内进行内镜检查的患者大约有40-45%有低风险的内镜表现,可允许出院,从而降低费用。一项观察性研究以及一项对随机试验的亚组分析表明,高临床风险(Glasgow-Blatchford评分>12分、血性鼻分泌物、低血压、心动过速)的患者在12-13h内行内镜检查可能与预后改善有关。
溃疡的内镜特征是预测风险和确定管理策略的关键(图1)。有活动性出血和裸露血管的患者再出血率最高。如果没有提供进一步的内镜治疗,严重出血发生在约25%渗血活跃的患者中,约35%有血管裸露的患者中,以及60%以上的喷射性出血患者中。尽管随机试验表明不经内镜治疗再出血率差异很大(0-35%),附着血栓也是高危内镜发现。
图1.根据内镜下溃疡特征,溃疡性患者的初始治疗。加强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是静脉注射(80mg)后输液(8mg/h)72h,或者口服或静脉注射(例如,80mg)后进行间歇性大剂量PPI治疗(例如,40-80mg,每日两次),为期3天。饮食适用者为没有恶心或呕吐的患者。内镜检查后的住院时间适用者为没有进一步出血和并发症的稳定状态的患者。
内镜下注射治疗(肾上腺素或乙醇),热力设备(如双极电凝探头或加热器探针),或止血夹(图2)被用于有溃疡并活动性出血或裸露血管患者。内镜治疗也可考虑用于溃疡并附着血栓患者。
图2.内镜止血疗法。面板A显示了一个注射导管挤压可伸缩针,放置在靠近裸露血管的溃疡基底上。裸露血管标志了溃疡出血的部位,也与复发性出血的高风险有关。面板B显示了一个热探针被应用到溃疡基底的裸露血管上。面板C显示在溃疡基底上裸露血管的两侧夹闭的夹子以及即将夹闭在裸露血管上的夹子。
如果出血复发,应重复内镜治疗。如果重复内镜治疗失败,应进行肝动脉栓塞。出血或穿孔发生在约0.5%的接受内镜治疗的患者中。内镜治疗也可用于血管扩张症、Dieulafoy病变、肿瘤、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
在有溃疡或糜烂的患者中,应从胃体和胃窦粘膜无病变区获得活检标本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评估。荟萃分析表明,这样的测试有83%的敏感性和%的特异性。如果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是阴性的,推荐进行后续的测试(例如,用粪便检查或呼气试验),因为一些观测性的研究表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期检测敏感性降低。
未完待续。。。。。。
文献来源:CLINICALPRACTICE.UpperGastrointestinalBleedingDuetoaPepticUlcer.NEnglJMedJun16;(24):-76PMID: